送徐汝思(其二)

渔阳几载傍胡尘,此日骊歌济水滨。

白首谈兵君自见,何须更问请缨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徐汝思(其二)》。诗中以“渔阳几载傍胡尘”开篇,描绘了长时间的边疆战事,暗示了主人公徐汝思曾经历的艰苦岁月。接着,“此日骊歌济水滨”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将离别之情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情感更为深沉。

“白首谈兵君自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徐汝思智慧与经验的敬佩,认为他即便年岁已高,但谈论军事策略依然见解独到。最后,“何须更问请缨人”,则是一种对徐汝思能力的高度肯定,意为无需再寻找其他英雄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言下之意是徐汝思本身就是一位值得尊敬和信赖的英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卓越才能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战争的反思。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而不失豪迈,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徐汝思(其三)

青樽华发对销魂,匹马孤城日色昏。

爱客更为长铗引,一时回首孟尝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送徐汝思(其四)

主恩千骑入防秋,幕府遥临上谷愁。

今日故园迁客泪,谁知不是为封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其一)

瑶台十二玉阑干,月出名花映掌寒。

自是仙人君不信,只今谁得醉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其二)

青鸟翩翩锦字通,玉箫秋冷玉函宫。

情知洞里如花女,共指风流许侍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