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金代诗人敏之作,名为《读裕之弟诗藁有莺声柳巷深之句漫题三诗其后》(其一)。诗中通过阿翁与儿的对话,巧妙地引出对诗歌创作的思考。阿翁在酒醉之时,戏谑地谈论着诗歌,认为蝉的吟唱也颇具奇趣。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他以“吴下阿蒙”自喻,表示自己过去对诗歌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如今通过阅读弟弟的诗藁,有了新的感悟和启发,甚至希望这些新篇能够传至九泉之下,让已故之人也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整首诗充满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同时也蕴含着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