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溪新亭

每到双溪兴自招,新亭况是隔凡嚣。

水中山色都如画,风里湍声却似潮。

攲枕几回眠尽夜,凭栏不厌立终朝。

人生何用千钟酒,万古閒愁向此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每当来到双溪,我自然心生向往,新亭更是远离尘世喧嚣。
溪水中的山色仿佛画卷,风中流水声又像海潮般澎湃。
我斜倚枕头,多次在夜晚入睡,倚着栏杆,整日站立也不觉厌倦。
人生何必追求千杯美酒,万古的闲愁,就让这里来化解吧。

注释

双溪:指代一个美丽的溪流。
兴自招:自然而然地被吸引。
新亭:一个宁静的亭子。
隔凡嚣:远离世俗的喧闹。
水中山色:倒映在水中的山景。
都如画:如同一幅美丽的画。
风里湍声:风中流水的冲击声。
却似潮:像潮水一样汹涌。
攲枕:斜倚枕头。
眠尽夜:整夜入睡。
凭栏:倚着栏杆。
不厌立:不觉得站立厌倦。
何用:何必。
千钟酒:千杯酒。
向此消:在这里消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炳炎在合溪新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每到双溪兴自招"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向往和主动前来的心情。新亭位于山水之间,远离尘世喧嚣,"隔凡嚣"三字突显出环境的清幽。

"水中山色都如画"运用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眼前景色的秀美,仿佛一幅水墨画卷。接下来的"风里湍声却似潮"则以听觉形象描绘水流声,如同潮汐般起伏,增添了动态感。

诗人在这里度过许多夜晚,"攲枕几回眠尽夜",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深深享受。他倚着栏杆,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厌其烦地欣赏美景,"凭栏不厌立终朝",足见他对新亭的喜爱。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如借这山水之乐来消解"万古閒愁","何用千钟酒"暗示了酒并非解决问题之道,唯有自然之美才能真正舒缓心中的愁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1)

章炳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蟾宫

未开大如木犀蕊。开后是、梅花小底。

翛然只欲住山林,肯容易、结根城市。

叶儿又与冬青比。算何止、香闻七里。

不因山谷品题来,谁知道、是水仙兄弟。

形式: 词牌: 步蟾宫

游大涤栖真洞(其一)

携手清苕去,高枫丹叶森。

渔樵九锁曲,风雨一窗深。

索酒贪山月,添衣怯洞阴。

凤归天柱晓,楼阁有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西楼怀感

高花古柳傍城闉,游目江城次第新。

百感中来倚惆怅,满城烟雨满城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步同乡张君垓壁韵

当年杜老最风流,来往清江逸兴幽。

西蜀好山宜入画,南龛佳景远舒眸。

民安暂得琴书乐,岁宴间为麋鹿游。

记得鄱阳张子韵,白云红日共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