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名为石申卿的逝者,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句“一辞京国去”,简洁有力地表达了石申卿离开繁华的京城,踏上未知旅程的情景。接着,“策蹇意如何”一句,以“蹇”(跛脚的马)象征石申卿的坎坷命运或内心的沉重,暗示了他离别时复杂的心情。
“献璧泪还在,沉珠恨不磨”两句,运用了典故,以“献璧”和“沉珠”比喻石申卿生前的贡献与遗憾,泪与恨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对未竟事业的深深眷恋与遗憾。
“旅魂随露草,生计尽烟萝”则进一步描绘了石申卿离世后,他的灵魂仿佛随着露水中的野草飘荡,生活的一切都化为烟雾缭绕的藤萝,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消逝与无常。
最后,“嗟尔清源下,秋风山鬼歌”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清源,象征着石申卿纯洁高尚的人格;秋风山鬼歌,则是借山中孤魂的歌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整首诗在哀婉中蕴含着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深情缅怀,语言凝练而富有深意,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悲情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