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调相思引

滴尽莲花夜漏残。相思拍遍小阑干。

吹箫人去,碧月又团圞。

莫向华胥寻睡蝶,梦魂飞不倒长安。

枕函倦倚,曲曲是关山。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鉴赏

这首《琴调相思引》由清代诗人赵我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相思的凄美画面。

首句“滴尽莲花夜漏残”以莲花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夜漏残则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时光的静寂。莲花的滴落,仿佛是泪水的流淌,渲染出一种哀婉的情绪。

“相思拍遍小阑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主人公在小栏杆前的拍打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相思之情的强烈与无法抑制。拍打的动作不仅表达了情感的激烈,也暗示了寻求慰藉的无果。

接下来的“吹箫人去,碧月又团圞”,将情感的抒发推向了另一个层次。吹箫人的离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失,而碧月的再次团圆,则是自然界的循环,与人间的情感形成对比,强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莫向华胥寻睡蝶,梦魂飞不倒长安”一句,运用典故,华胥是传说中的仙境,睡蝶则是梦境中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不愿沉溺于虚幻的梦境中逃避现实,而是渴望回到现实中的长安,即心中的理想之地。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

最后,“枕函倦倚,曲曲是关山”以枕函为依托,表现了主人公的疲惫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思念的对象远在关山之外,难以触及。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法跨越的距离感。

整体而言,《琴调相思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描绘了深夜相思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执着。

收录诗词(172)

赵我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赵庆熺女,□砺轩室

  • 字:君兰
  • 籍贯:仁和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湘帘揭。落花满地飞蝴蝶。飞蝴蝶。

惜春人病,燕归时节。天涯客去音书绝。

画眉闲煞窗前月。窗前月。晚妆楼外,乱山千叠。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一剪梅

目断天涯去路幽。芳草沙洲。斜月蘋洲。

相思情比柳丝柔。半锁春愁。半锁离愁。

倒卷犀帘上玉钩。闲倚楼头。闷倚楼头。

片帆影里水悠悠。朝盼归舟。暮盼归舟。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卜算子

密意乱如丝,别泪浓于酒。

眉上青山脸际霞,多为春消瘦。

记得去时言,约在梅开后。

风信而今过海棠,到底归来否。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菩萨蛮

晓钟敲破梨花梦。绣衾如水春寒重。怕听子规啼。

归期未有期。妆台和泪倚。镇日慵梳洗。

不敢画眉弯。生憎是远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