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甘露寺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

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

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

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北固山上的寺庙,美名来自朝廷。
地势从京口(镇江)延伸至海边,山脉曲折回转。
黎明的雾气在烟雾中消散,每日潮水涌来。
城墙的一角与山相连,高塔耸立于千仞之巅。
林间昏暗仿佛有虎下山,江面空旷想象着渡江之舟。
福地增添宏伟景象,仙乐悠扬回荡。
觉悟之路花儿不染尘埃,流逝的时光催人感慨。
隋朝宫殿已被绿草覆盖,晋朝的辉煌也已散去。
西蜀的激流已平息,东海的日月展现新的开始。
站在这最高的地方,应能望见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注释

北固岩端寺:位于北固山的寺庙。
上台:朝廷或高位。
京口:古地名,今江苏镇江。
海门:指大海的入口。
雉堞:城墙上的短墙,用于防御。
千仞:形容山高,古代长度单位,约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降虎:典故,指武松打虎,此处形容山林的荒僻。
度杯:渡船,此处指江上的船只。
福庭:指寺庙或神圣之地。
仙磬:道教或佛教仪式中使用的打击乐器。
流年:流逝的时间。
晋室:指东晋王朝。
西蜀: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东溟:东海。
蓬莱:古代神话中的仙岛,象征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地理位置独特的寺庙,其名声显赫,景色宜人。北固岩端寺位于江口之滨,山势延伸至海边,形成一道自然屏障。诗中曦光在烟雾中逐渐消散,潮汐随日落而响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雄伟的意境。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几句,描写寺庙建筑宏大,层次分明,给人以深邃壮丽之感。而“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古老山水的遐想与向往,似乎在探寻某种精神的寄托。

诗中还提到“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可能是指寺庙内外环境清幽,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接着,“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而诗人却在这静谧的自然与古老的建筑中寻找到了永恒。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两句,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沧桑变迁的情感。而“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则是从宏观角度描绘了自然景致与时间的流转。

最后,“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一句,通过攀登至高处所能望见的神山蓬莱,象征着诗人对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和追求,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憧憬。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通过对北固岩端寺及其周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7)

卢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 生卒年:818(戊戌年

相关古诗词

汉堤诗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灶登蛟鼍,堂集鳣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

洪溃既涸,闬闳其虚。以隳我堵,以剥我庐。

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顾。

流灾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婴孺。

于惟馀氓,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

惟汝元寮,佥举明哲。我公用谐,苴茅杖节。

来视襄人,喔咻提挈。不日不月,咍乎抃悦。

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圯,由东讫西。

公曰呜呼,汉之有堤。

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

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

尔成尔堤,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

背襄肩杵,奔走蹈舞。分之卒伍,令以麾鼓。

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嶪嶪,周旋上下。

披岘斲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

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

不劳其劳,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

斯堤既成,蜿蜿而平。确尔山固,屹如云横。

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与天无极。

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城,横之于南。

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

斯堤已崇,兹民获祐。齯童相庆,室以完富。

贻于襄人,愿保厥寿。繄公之功,赫焉如昼。

捍此巨灾,崒若京阜。天子赐之,百姓载之。

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形式: 四言诗

杨柳枝

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

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送李群玉

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

铅黄辞秘府,诗酒寄沧波。

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夜宴安乐公主宅

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

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