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

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

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延伫,蘅皋日暮。

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

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鉴赏

此诗《双双燕》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首先,“渗金艇子”描绘了小船在水面轻轻滑行的情景,金色的光芒映照在船体上,增添了几分奢华与雅致。“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则通过“愁容”二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接着,“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一句,将山色与人的发丝比作镜子中的美丽眉眼,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审美情趣相契合的和谐画面。随后,“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雁叫声与船桨划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引领着读者深入到宁静而幽深的水乡深处。

“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描绘了傍晚时分,红霞与寒烟交织在水边洲渚之上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延伫,蘅皋日暮”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驻足于水边高地,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最后,“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一句,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微波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与共鸣。而“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在结尾处以“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收尾,不仅描绘了夕阳余晖中孤鹜飞翔的画面,更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月边娇

雨过天街,早钿陌新凉,红笺传信。

画屏烟细,珠灯露泫,翻衬月边人靓。

鸾?雁柱,借慢撚、句留花影。

晶帘隔处,暂记取、香肩低并。

似闻扇底莺声,夜来还忆,旧游轻俊。

茂陵人老,长门赋断,零落字中金粉。

吟腰瘦尽,问甚处、霓裳堪听。

徘徊桂树,只露盘承冷。

形式: 词牌: 月边娇

寿楼春

听深秋鸣蝉,渐催人暮霭,风露初娟。

尚有寻春仙侣,共驰华笺。珠市口,灯街前。

认酒旗、青楼高悬。

又鬓影清尊,袿薰画烛,花惹一庭烟。人生几。

开芳筵。况文园卖赋,难换金钱。

那得朱颜长驻,素蟾长圆。菱镜小,霞衣鲜。

漫揣量、卿怜侬怜。要休忘连宵,双双玉人团扇边。

形式: 词牌: 寿楼春

金菊对芙蓉

红叶初酣,黄花未老,银灯小驻秋光。

约飘逢俊侣,再展重阳。

玉釭怕照年来影,问鬓边、添几新霜。

征鸿过尽,且听漏滴,闲领茶香。还爱眼底吴妆。

正相依翠袖,同倚丝囊。纵贪欢一晌,也胜寻常。

帘前此去天涯路,早东风、瘦隔垂杨。

明年今夕,岭云万里,何限思量。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解连环

暮寒催劲。认青帘挂处,小车潜等。看素手。

暗启风帘,正眉翠含颦,脸红低晕。

万种温存,旖旎到、银荷灯影。

更嫣然笑指,潋滟金尊,照人斯并。悲歌旧情漫省。

渐中年耗去,壮怀消尽。

问底事、未了愁根,把零句么弦,细搜幽恨。

自指星星,更几度、相依青鬓。

倩罗衿、为花替拭,泪痕怕损。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