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和友人催雪

暮云凝冻,耸玉楼、捻断冰髯知几。

今岁天公悭破白,未放六霙呈瑞。

瘗马发祥,妖麋应祷,终解从人意。

腊前三白,瑶光一瞬千里。

便好剪刻漫空,落花飞絮,滚滚随风起。

莫待东皇催整驾,点点消成春水。

巧思裁云,新词胜雪,引动眉间喜。

欺梅压竹,看看还助吟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暮色中的云层凝结如冰,高耸的玉楼映照其中,仿佛在数着冰须的断裂。
今年上天吝啬下雪,还未展现出瑞雪兆丰年的景象。
马蹄印象征吉祥,祈求的妖麋应验了人们的愿望,最终带来了满足。
腊月前三场雪,明亮的光芒瞬间照亮千里。
此刻适合剪裁雪花,让它们漫天飞舞,如同落花和柳絮随风飘扬。
不要等到春神催促,雪花会融化成滴滴春水。
精巧的心思如裁云般细腻,新的词句胜过白雪,触动了眉间的喜悦。
梅花傲霜,竹叶压雪,美景即将助我醉于诗酒之间。

注释

凝冻:冻结。
玉楼:华丽的楼阁。
捻断:搓弄至断。
六霙:六角雪花。
瘗马:马蹄印象征吉祥。
妖麋:神话中的吉祥动物。
腊前三白:腊月前三场雪。
瑶光:明亮的光辉。
剪刻:剪裁。
东皇: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欺梅压竹:梅花傲霜,竹叶压雪。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卫宗武所作,名为《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和友人催雪》。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等待雪花降临的诗篇,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欣赏。

诗中的“暮云凝冻,耸玉楼、捻断冰髯知几”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晚上的云朵已经开始结冻,高耸入云的玉楼仿佛被冰霜装点,一根根冰挂在檐角上,像是天上的精灵在这里游戏。

“今岁天公悭破白,未放六霙呈瑞”表达了诗人对今年雪花未至的期待和不满。天空中的云朵似乎很吝啬,不肯轻易散发出雪花,让人们无法欣赏到雪景的美丽。

“瘗马发祥,妖麋应祷,终解从人意”则是对传说中神异之物——瘗马(能够预示吉凶的神马)和妖麋(一种带有祥瑞意味的怪兽)的描写,这些都是一种祥瑞之兆,但最终还是要由人的理解来解读。

“腊前三白,瑶光一瞬千里”中,“腊前”指的是冬至前后,天气严寒之时。这里的“三白”可能是指雪花、云朵和霜冻,这些都是冬日美丽的景象。而“瑶光”则是形容雪花的美丽,瞬间就能让人感觉到千里眼界开阔。

诗中的“便好剪刻漫空,落花飞絮,滚滚随风起”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纷飞中景象的描绘,希望能够将这份美丽长久地保留下来。这里的“剪刻漫空”是想象中的行为,意在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美好。

接下来的“莫待东皇催整驾,点点消成春水”则是在告诫自己不要等到春天来临,因为雪花一旦融化,就变成了普通的流水,不再是那么珍贵和美丽了。

“巧思裁云,新词胜雪,引动眉间喜”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雪景的赞叹,他认为这样的景象连自己的文学创作都能够超越,让人心中充满欢悦。

最后,“欺梅压竹,看看还助吟醉”则是在形容雪花覆盖在梅和竹上,给予它们新的装饰。这里的“欺梅压竹”是对雪景美丽的描写,而“看看还助吟醉”则是一种欣赏中带有的一丝醉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创作的高度热情。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山中霜寒有作

露华凝聚,夜更长、寒压一床衾重。

局缩龟藏灯幌悄,明灭银釭欲冻。

鼻观流珠,肌纹浮粟,敧枕难成梦。

明蟾交映,一窗清影梅弄。

晓见黄陨丹空,但琼华点缀,万梢森耸。

橘柚香来分好景,书后尽堪题送。

青女呈工,玉妃传信,渐六霙飞动。

瑞花盈尽,看看叠嶂银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与进叔弟策杖山行遣马还孙氏

掣电追风古见称,驽材空负渥洼名。

何如手植青藜杖,云屦风裾自在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四)

美景良辰幸与同,瓣香聊以祝南丰。

它年妙斡洪钧手,尽纳群生寿域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三)

道义须知耐岁寒,论心还喜臭如兰。

龙鳞幸许同攀附,乞与春风借羽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