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善庵谒舷师

老年一不好,松竹对閒身。

或以无师智,相酬有学人。

雪明难晓夜,梅冻易寒春。

已简形骸礼,中谁是主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普善庵中与禅师舷师的对话场景,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宗思想。

首联“老年一不好,松竹对閒身”,开篇即点出老年的孤独与闲适,以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暗示老者虽处晚年,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颔联“或以无师智,相酬有学人”,这里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提到老者可能凭借自己的直觉与智慧(无师智),另一方面则指与有学问的人交流(相酬有学人),体现了老者在知识与智慧上的谦逊与开放态度。

颈联“雪明难晓夜,梅冻易寒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雪夜的明亮反衬出夜晚的难以辨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却又显得格外寒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哲理。

尾联“已简形骸礼,中谁是主宾”,最后两句表达了老者在精神层面上的超脱与平等。他已超越了物质与身体的束缚,对待一切事物都以平等之心看待,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是宇宙中平等的存在。这反映了禅宗中追求心灵自由和平等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老者在晚年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与领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平等相处的精神内涵。

收录诗词(13)

大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上同孙孟朴

溪上几丛绿,多从新雨生。

足于清水濯,路在落花行。

奇石即思拜,好山不辨名。

柳条莫尽折,借与倦啼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郭

出郭未半里,满船青载山。

岸危不长树,沙乱欲无湾。

直路云梢去,斜阳樵背还。

已知箬下水,清可鉴吾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村居三首(其一)

荒院无金磬,诵经石可敲。

苦齑何异药,破屋不如巢。

一受田家供,因多桑者交。

洗蔬莫剩叶,流出恐人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村居三首(其二)

僧来逢雨涨,欲以笠为舟。

行脚非骑马,安心须牧牛。

破村无大树,剩水有清流。

衣絮不忧薄,芦花雪满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