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俗各两句(其一)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东行西行,遇饭遇羹。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欺客打妇,不当娄罗。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斧头伐木声音响,小鸟啼叫声音长。
无论向东或向西,遇见食物与肉汤。

注释

伐木:砍伐树木。
丁丁:伐木声。
鸟鸣:鸟儿叫声。
嘤嘤: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东行:向东走。
西行:向西走。
遇饭:遇到饭食。
遇羹:遇到肉汤或炖菜。
如切如磋:形容做事精细,像加工骨器一样。
如琢如磨:形容文采斐然,像雕琢玉器、磨光石器一样。
欺客:欺负客人。
打妇:打妻子。
不当:不合适,不应该。
娄罗:此处可能指不良的随从或帮凶,比喻行为不端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匠人在森林中伐木的景象,以及他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生动地展现了劳作时的声响和自然界的呼应,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接着,“东行西行,遇饭遇羹”透露出匠人的生活并不容易,他需要不断地走访寻找食物和工作机会。这里的“遇饭遇羹”暗示了他对于生活基本需求的不易获得,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

中间部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则是对匠人技艺的一种赞美,通过比喻手法强调其工艺的精湛和细致。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匠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欣赏。

结尾“欺客打妇,不当娄罗”则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谴责。这里的“欺客打妇”可能指的是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不当娄罗”则是在强调这种行为是不应该的,应当受到批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匠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侧面的人间百态,以及对于劳动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7)

沈亚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字:下贤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781—832

相关古诗词

陇西谚

郎驱女驱,十马九驹。安阳大角,十牛九犊。

形式: 四言诗

京兆二尹歌

前尹赫赫,具瞻允若。后尹熙熙,具瞻允斯。

形式: 四言诗

郊庙歌辞.夕月乐章.肃和

测妙为神,通微曰圣。坎祀贻则,郊禋展敬。

璧荐登光,金歌动映。以载嘉德,以流曾庆。

形式: 四言诗 押[敬]韵

郊庙歌辞.夕月乐章.雍和

朏晨争举,天宗礼辟。夜典凉秋,阴明湛夕。

有?斯旨,有牲斯硕。穆穆其晖,穰穰是积。

形式: 四言诗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