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禅林陶昭辑过访

守寂养天倪,禅林此借栖。

古堂深背北,大路直朝西。

好事晴相过,行人雨欲稽。

祇须留一宿,檐燕已归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借居于禅林之中,静心修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首句“守寂养天倪”点明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守寂”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修养。“禅林此借栖”则说明了诗人选择在禅林中借居,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净化。

接着,“古堂深背北,大路直朝西”两句,以空间的描述展现了禅林环境的幽静与深远,古堂背靠北方,暗示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意境;而大路直通西方,则可能象征着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或是对某种精神追求的指引。

“好事晴相过,行人雨欲稽”描绘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晴天时,朋友前来探访,雨天则可能因天气原因而推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小确幸。

最后,“祇须留一宿,檐燕已归齐”以燕子归巢作为结语,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往复。燕子在一天结束时归巢,象征着一天生活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来访者短暂相聚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但心灵的交流与共鸣却如同燕子归巢一样,留下了温暖与和谐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借居禅林的生活哲学,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珍贵。

收录诗词(416)

王邦畿(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夜月

暖入南风正,晴光此夕过。

山堂望高处,潮路细明河。

好景春逢少,閒人夜会多。

兹焉谁忍寐,钟尽尚吟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喻法师祈雨悉验

三月云霓望,今朝雨泽倾。

祈求凭咒力,感激尽精诚。

柱础沾云气,堂阶滴水声。

上天生物意,于此复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歇

一雨歇平林,虚庭生夕阴。

浅凉初适体,明月最宜心。

野鹤安恬梦,山虫善苦吟。

西峰有高士,契阔到于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潘浣先之官

此际歌行迈,深情怨别离。

家宜诸弟壮,仕有为贫时。

高誉人皆仰,小官何足卑。

山榛如起兴,宁不美人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