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日泊》是唐代诗人蒋琰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以及内心未了情结的感慨。
首句“谁惜光阴似惜金”,以“光阴”比作“金”,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宝贵,如同珍稀的黄金一般值得珍惜。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时间价值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次句“十年湖海已投簪”,描述了诗人十年间漂泊江湖的生活状态。“湖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尽的旅程,“投簪”则是古代士人解下冠带,表示放弃官职或身份象征的行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长期在外游历的经历,也暗示了他可能曾有过仕途生涯,但最终选择放下,或许是因为对现实的失望或是对内心追求的坚持。
后两句“于今雨屋青灯夜,消尽风尘未了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当前的夜晚,屋内只有雨水滴落的声音和一盏青色的灯火相伴,这样的场景既宁静又略显孤寂。然而,尽管外界环境如此平静,诗人心中的忧虑和未了的心事却并未消散。这里的“风尘”既可理解为外界的纷扰和尘世的烦恼,也可视为诗人内心的波澜和未完成的理想。整句话表达了诗人虽处宁静之中,但内心仍充满复杂情感和未竟之事的状态,体现了其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日泊》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漂泊与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