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关

连天叠翠护名山,谁辟松阴数亩间。

隐映危楼残戍险,参差鸟道暮樵还。

昂藏不逐星霜老,倔强潜消岁月间。

待看龙蟠风雨夜,依稀百二古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松关》由清代诗人陈锡圭所作,描绘了一幅苍茫壮丽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联“连天叠翠护名山,谁辟松阴数亩间”以“连天叠翠”描绘出山峦青翠欲滴的景象,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山的雄伟与自然的生机。“谁辟松阴数亩间”则引人遐想,是谁在如此广阔的山间开辟出一片松林,为这自然美景增添了几分人工的巧思与诗意。

颔联“隐映危楼残戍险,参差鸟道暮樵还”进一步展开画面,危楼与残戍的隐现,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的故事与秘密。而“参差鸟道暮樵还”则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山间小径上归家的樵夫与飞鸟相伴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昂藏不逐星霜老,倔强潜消岁月间”赞美了松树坚韧不屈、傲然独立的品格,即使历经星霜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其昂扬的姿态,象征着不屈的精神与永恒的生命力。

尾联“待看龙蟠风雨夜,依稀百二古秦关”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历史时空,想象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山中的松林仿佛化身为守护边疆的龙,守护着古老的秦关,寓意着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收录诗词(3)

陈锡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蕉屏

烟绡雾縠软屏横,好句留题藉管城。

画雪司空真可圣,衔杯学士欲逃名。

斜分竹色侵庭翠,远拨梅香入梦清。

忆我山窗风雨夜,不堪滴沥到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斐亭听涛

疏影萧萧万籁平,江亭忽听怒涛鸣。

乍疑檐角风敲玉,顿觉丛中浪拍城。

岛屿波洄凭竹报,筼筜声寂待潮生。

远臣仰沐澄清久,跨海鲸鲵静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澄台观海

烟波缥渺水漫漫,高阁登临面面寒。

收拾昆崙千派合,划开江汉四围宽。

尘氛不向垄灵发,寰宇全归掌握看。

凭眺顿教心地远,拟将浩瀚写毫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登红毛城

巨海水奔流,安平镇最要。

斯地古荷兰,砖城筑何巧。

暮角声清凄,震天万叠炮。

自誇不拔基,伊谁敢与较。

讵知郑氏藩,剑芒日边耀。

吞并气正雄,乾坤庆再造。

割据三十年,舳舻城下绕。

门户键澎湖,台彝奉伪诏。

无何振王师,海氛倏已扫。

扬帆穷绝域,波臣乐前导。

皇恩何汪濊,残黎遍慰劳。

酋长纳款多,诸社齐欢笑。

今我渡江来,城高恣凭眺。

层层磴纡回,霭霭云笼罩。

洁井泉犹甘,地洞路仍拗。

墙宇嗟倾颓,库藏怜破耗。

庭角黑沙堆,榈头残月照。

忽听潮声喧,西风晚狂叫。

鲲身七点浮,戍卒严水道。

羽旂巡残堞,鼓鼙无乱噪。

爱此清晏时,游情随处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