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

候虫鸣砌冷萧萧,半点残灯伴寂寥。

桐叶亸秋黄不彻,那堪小雨学芭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秋虫在冰冷的台阶上鸣叫,只有一盏残灯陪伴着寂寞。
梧桐叶在秋风中泛黄,连绵不断,更别提细雨如芭蕉般滴滴答答。

注释

候虫:秋天的昆虫,如蟋蟀等。
砌:台阶。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残灯:灯火微弱的灯。
寂寥:寂静而孤独。
桐叶:梧桐树的叶子。
秋黄:秋天的黄色(指叶子变黄)。
彻:彻底,这里指持续不断。
那堪:怎能忍受。
小雨学芭蕉:细雨模仿芭蕉叶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朝赵时韶的《夜窗》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的画面。首句“候虫鸣砌冷萧萧”,通过秋夜里的虫鸣声,传达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砌"字暗示了诗人身处室内,而"冷萧萧"则渲染了夜晚的寒意和静谧。

次句“半点残灯伴寂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用“半点残灯”象征着微弱的光亮,与漫长的黑夜形成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寂寥"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绪状态。

“桐叶亸秋黄不彻”描绘了窗外梧桐叶在秋风中摇曳,颜色已由绿转黄,但仍未完全褪去,这既是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

最后一句“那堪小雨学芭蕉”,以小雨模仿芭蕉的声音作结,形象生动,既写出雨打芭蕉的凄凉情境,又寓言了诗人的心境,如同小雨般滴滴答答,无法排解内心的忧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秋夜独处时的孤寂与哀愁。

收录诗词(59)

赵时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庚辰春疥西峰壁(其二)

山中亦有薇堪采,海上那无节可持。

野老不知人事改,相逢犹话旧年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庚辰春疥西峰壁(其一)

三五年时折桂来,也曾班底戴花回。

而今四十还流落,却被人呼老秀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林下

山前山后雪漫漫,输与田夫野老看。

驿路自知荆棘甚,一枝远赠故人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闻杜鹃

雨过山山翠欲流,杜鹃要好莫啼休。

锦城宫殿多烟草,枉与春风作对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