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燕山九日作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燕山度过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身处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首句“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以使者身份自比,万里迢迢,节仗鲜明,凸显出他的使命重大和环境的肃穆。接下来,“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描绘了他对故都的怀念和对治水英雄大禹的仰慕,寓言自己肩负重任,如同禹治理黄河。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写景壮丽,太行山脉的雄伟与芦沟的渡口,构成一幅辽阔而苍茫的画面,寓示着旅途的艰辛和壮志豪情。“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则流露出诗人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孤寂。

进入下片,诗人借重阳节饮酒来排遣愁绪,“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表达出豁达洒脱的态度,笑对岁月流逝。“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以菊花自比,即使两鬓斑白也不改其高洁。接下来,“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暗指国家的军事要地,显示出诗人的责任感和对边防的忧虑。

最后,“歌罢此生浮”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而“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则寄托了对家人和家乡的深深思念,希望平安的消息能随着大雁传回南方。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苦,又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人的牵挂,展现了范成大的丰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人日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

新年叶气,无处人物不熙熙。

万岁声从天下,一札恩随春到,光采动天鸡。

寿域遍寰海,直过雪山西。忆曾预,宣玉册,捧金卮。

如今万里,魂梦空绕五云飞。

想见大庭宫馆,重起三山楼观,双指赭黄衣。

此会古无有,何止古来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

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

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

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分弓了,看剑罢,倚阑时。

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

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

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楼春

佳人无对甘幽独。竹雨松风相澡浴。

山深翠袖自生寒,夜久玉肌元不粟。

却寻千树烟江曲。道骨仙风终绝俗。

绛裙缟袂各朝元,只有散仙名萼绿。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