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渭

吾亦爱沧洲,春风信所游。

不须歌桂棹,浑胜坐兰舟。

浊浪排风起,轻帆及岸收。

稍东瞻太华,遥在碧云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渡渭》是明代诗人康海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渭水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吾亦爱沧洲”,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水乡的喜爱之情。“沧洲”常指远离尘嚣的水边之地,此处既点明了渡河的目的地,也暗含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接着,“春风信所游”一句,以春风为引子,暗示了诗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旅行状态,春风不仅温暖了大地,也温暖了诗人的心。

“不须歌桂棹,浑胜坐兰舟。”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传统的划桨方式与乘坐装饰精美的小舟进行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胜过外在的形式。这里的“桂棹”和“兰舟”都是古代形容船只的美称,前者以桂木制成,后者则以兰花装饰,都象征着高雅与美好。但诗人认为,内心的愉悦与平和才是最宝贵的,无需外在形式的奢华来衬托。

“浊浪排风起,轻帆及岸收。”这两句描绘了渡河时的景象,波涛汹涌的河水在风的作用下翻滚,而轻盈的船帆随着水流缓缓靠近岸边。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紧张与期待,同时也预示着旅程即将结束,目的地即将到来。

最后,“稍东瞻太华,遥在碧云头。”诗人抬头远望,东方的太华山隐约可见,仿佛就在那片碧蓝的云彩之上。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太华山作为中国古代名山之一,象征着高远的目标和追求,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综上所述,《渡渭》一诗通过对渡河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远方目标的向往。康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将一次简单的渡河之旅转化为了一次心灵的旅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与智慧。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过刘水部故宅

水部风流古,云亡亦有年。

重来因问讯,孤坐思凄然。

孙子犹儒服,门墙托市廛。

向时豪爽论,谁为世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泾阳道中怀?君

官舍草初青,君应坐小亭。

谩吟谁共续,高论我常听。

莫叹冯唐老,终期阮籍醒。

由来丈夫志,唾手出青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望欹湖城东别业

自出华山道,时时怀此翁。

名园春定好,佳节远谁同。

社稷思君实,文章略季通。

望中欢喜极,若坐小楼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鹿苑怀太微

鹿苑何王殿,明时尚赐秦。

芳林春碍日,幽草昼眠麇。

畎亩馀生计,乾坤信此身。

西京谁欲赋,韦曲有词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