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郭登的《涂中偶成》描绘了滇阳(今云南一带)险峻而迷蒙的自然景象。首句“说着滇阳似上天”,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滇阳高峻地势的惊叹,仿佛其地理位置高耸入云。接下来的“危桥孤岭万千千”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艰险,桥梁险要,山岭众多。
“高低石路偏嫌雨,远近林峦半是烟”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雨中山路湿滑,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旅途的迷茫与神秘感。诗人运用“嫌”字,赋予了石路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野树向冬多不落,居民经瘴少能全”则揭示了滇阳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即使冬季树木也不落叶,反映出当地生态环境的独特;同时,“经瘴少能全”暗示了居民因瘴气而健康受损的情况,流露出对当地生活的艰辛感慨。
最后两句“频年有梦曾过此,今日南来不偶然”表达了诗人对滇阳之地的深刻印象和情感纽带,他不止一次在梦中来到这里,如今亲身南行,似乎冥冥中自有定数,非偶然之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与想象相结合,展现了滇阳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环境,寓含了诗人对旅途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