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胡奉衡的《林处士墓》描绘了一位名叫林处士的高洁之士的墓地情景。首句“高冢犹栖处士魂”表达了对林处士亡灵的敬仰,暗示其高尚的灵魂依然长眠于高大的坟冢之中。次句“风流名并白、苏存”将林处士与唐代的文人白居易和苏轼相提并论,赞美他的风流才情得以流传。
“空亭鹤去无年代”描绘了墓地的空寂,只有孤鹤飞过,没有留下具体的时间印记,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绕墓梅开有子孙”则以梅花的盛开象征林处士后人的延续,表达了他的精神代代相传。
“径转小桥穿石磴,波摇清影照芳樽”通过描绘墓地周围的景致,如蜿蜒的小径、石阶、小桥以及倒映在清澈水面的芳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林处士的精神世界。
最后两句“湖山常是先生主,南宋诸陵不可论”,强调林处士与湖光山色的契合,他的精神已经成为这片山水的主宰,而南宋其他帝王陵寝与此相比,则显得不那么重要,突显了林处士人格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对逝者风骨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