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在绍兴年间为祀五方帝所写的六十首诗中的其中一首,使用的是《高安》这一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离别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灵不肯留,沛兮将归。” 这两句表达了神灵不愿停留,将要离开的情景。“沛兮”一词常用来形容水流或事物的迅速,这里用以形容神灵离去的速度和决绝。
“玉节猋逝,翠旗并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玉节”指的是手中所持的仪仗,象征着权威和尊贵;“猋逝”表示快速离去;“翠旗”则是指装饰华美的旗帜,这里与“并驰”一词共同描绘出送别时的盛大场面。
“顾瞻伫立,怅然佳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送神之后的停留和回望之情。诗人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对这次美好聚会即将结束的不舍和怀念。
“蹇千万年,无斁人斯。” 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蹇”字在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而“无斁人斯”则表达了即使过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这份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送神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瞬间,以及面对这一刻即将消逝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