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禅师生活中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境缚山居闹”,以“闹”字反衬山居生活的静谧,暗示山中虽有喧嚣,但对山居者而言,心灵已超然物外。接着“心空市刹澄”进一步强调内心的平静,即使身处繁华都市,心如止水,不为外界所动。
“轻阴团白室,古色暗苍藤”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白室与苍藤形成鲜明对比,白室的纯净与苍藤的深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僧供无多品,禅栖共一灯”则展现了僧侣简朴的生活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共享一盏灯火,共同栖息于禅的世界之中,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精髓——知足常乐,心灵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丰富。
最后,“机来时捉麈,喜听白牛乘”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禅师日常生活的轻松与自在。捉麈(一种游戏)和听白牛乘(可能指某种仪式或象征性的行为),都充满了禅意,表现了禅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体现了禅宗中“生活即修行”的理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精神的高远与内在的平和,以及在世俗生活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