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慧艅禅师时徙业崇安寺二首(其一)

境缚山居闹,心空市刹澄。

轻阴团白室,古色暗苍藤。

僧供无多品,禅栖共一灯。

机来时捉麈,喜听白牛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师生活中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境缚山居闹”,以“闹”字反衬山居生活的静谧,暗示山中虽有喧嚣,但对山居者而言,心灵已超然物外。接着“心空市刹澄”进一步强调内心的平静,即使身处繁华都市,心如止水,不为外界所动。

“轻阴团白室,古色暗苍藤”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白室与苍藤形成鲜明对比,白室的纯净与苍藤的深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僧供无多品,禅栖共一灯”则展现了僧侣简朴的生活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共享一盏灯火,共同栖息于禅的世界之中,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精髓——知足常乐,心灵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丰富。

最后,“机来时捉麈,喜听白牛乘”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禅师日常生活的轻松与自在。捉麈(一种游戏)和听白牛乘(可能指某种仪式或象征性的行为),都充满了禅意,表现了禅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体现了禅宗中“生活即修行”的理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精神的高远与内在的平和,以及在世俗生活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智慧。

收录诗词(13)

秦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慧艅禅师时徙业崇安寺二首(其二)

携得贝多卷,频迁以衲邮。

晨钟依阁近,午篆隔帘浮。

佛窟尘俱远,香台景绝幽。

一枝巢自稳,莫道拙于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携离岛中即事有怀东林社友

极目韶华喜正融,笔床茶灶度春风。

桑郊足雨初舒绿,花墅欺寒未放红。

断续远峰多树补,寂寥荒寺半云笼。

遨游此日身维客,遥忆东林梵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留云亭

留云亭插最高峰,云去悠悠亭自空。

欲礼袈裟问生灭,可从云影去留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胶山寺次先参宪乐易府君韵

遥峰断处倩云连,我祖题诗已百年。

梵呗半生知佞佛,弓裘一脉愧光前。

应携惠麓漪澜水,试斗胶山窦乳泉。

吊古逃禅真是乐,闲身游赏不知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