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执巾栉侍百里侯,为妾非薄命,事人不终乃其薄命;
匿膏肓痛二竖子,招魂已断肠,归骨无日尤所断肠。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深切怀念。首句“执巾栉侍百里侯”,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远方丈夫身边默默付出的生活状态,巾栉代表了日常生活的劳作,百里侯则暗示了丈夫的远行或官职的远离,体现了女子对丈夫的忠诚与奉献。
接下来,“为妾非薄命,事人不终乃其薄命”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女子并非薄命之人,却因丈夫的离去而遭遇不幸,突出了命运的不公和无奈。这里“薄命”一词,既指女子个人的命运,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匿膏肓痛二竖子,招魂已断肠,归骨无日尤所断肠。”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膏肓之疾比喻病重难愈,二竖子可能是指病魔,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招魂已断肠,意味着即使尝试挽回也无法改变现状,内心已经极度悲痛。归骨无日尤所断肠,则表达了对无法与丈夫团聚的绝望和哀伤,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强烈,让人感同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清末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不详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
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百年只似梦苍茫,我扶榇归来,夫子扶榇归去,江汉汤汤成不祥地;
万事都由天缺陷,人伤心无位,女儿伤心无年,衾裯历历续实命篇。
承筐上堂,姑能仁之,抱衾当夕,大妇又能仁之,论死者生平,请与删乐府妾薄命一曲;
佛偈易箦,情所伤也,俸钱营斋,贫家尤所伤也,综良人哀感,最怕读唐贤遣悲怀三章。
随宦遍汉沔江黄,故老遗民,至今啧传内政;
教家媲欧陶颜郝,厨童灶婢,亦共悼失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