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祥光

不向枯株学坐禅,生涯只在钁头边。

豆花香处云偏湿,瓜叶蛮时月更鲜。

叉路泥深休纵步,短窗风静好安眠。

何须更话西来事,雀上高枝噪暮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超然态度。

首联“不向枯株学坐禅,生涯只在钁头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与方式,他选择以劳动而非冥想来修行,以锄头为伴,与大地为友,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物质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颔联“豆花香处云偏湿,瓜叶蔓时月更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豆花的香气、湿润的云朵、蔓生的瓜叶、明亮的月色,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颈联“叉路泥深休纵步,短窗风静好安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环境的敏感。面对可能的困难(如泥泞的道路),诗人选择了谨慎与节制,而在安静的夜晚,他则享受着短暂的安宁,安然入眠。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尊重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尾联“何须更话西来事,雀上高枝噪暮天”,以鸟鸣作为结语,寓意深远。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再谈论那些遥远或复杂的事情,此刻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已经足够美好。鸟儿在高枝上欢快地鸣叫,象征着自由与喜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邢孟贞

未曾言病只言贫,书到秋残泪已频。

大窖尚留怀我句,中原又丧老诗人。

颜分主簿吟边瘦,道在襄阳阨处真。

有子最怜遗卷在,鬼神长护石湖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乙未生日四首(其一)

清晓拈将一瓣香,低头欲祝意茫茫。

闽天片笠风涛恶,岭海丰碑草木荒。

出世既违千劫愿,生人空断九回肠。

却惭岁岁当兹日,犹把馀骸抵冷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未生日四首(其二)

黄云稠叠日沉沉,剩水残山一点心。

编简零灰留种在,门墙片瓦感恩深。

梅花夜夜飘荒戍,雁羽年年向旧岑。

每到余生寒不尽,几回搔首一孤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乙未生日四首(其三)

孤身自昔沉于今,尘梦醒来更不禁。

骨化仅馀歌啸习,劫灰难了友朋心。

百年金石归浮沫,四海龙蛇尚好音。

几个难飞寒雁影,夜深长与绕空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