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希道入都

行行触秋暑,勇往观国光。

修途或濡滞,一瞬北风凉。

不仕馀十年,养亲灶罕炀。

将谒吏部选,寸禄愿少偿。

庶略助甘旨,赎其不遑将。

不仕果何因,宪幕尝翱翔。

驱驰海南北,讯狱主慈祥。

诖误陷贼党,诘问加精详。

活千七百人,解纵还善良。

几以失出谴,究竟靡滥臧。

久之天日开,岁月坐荒荒。

濂溪范参父,议狱俱慨慷。

杀人求媚人,毋乃欺穹苍。

活千人有封,君后必当昌。

安得当吾世,而不蒙荐扬。

当路愿鉴之,萱草癯北堂。

俾得早言归,为养及寿康。

临期重丁宁,白云遥在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陈栎的《送汪希道入都》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京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诗中通过“行行触秋暑”、“勇往观国光”等句子,展现了友人对国家的热忱与追求。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多年未仕的同情,以及希望友人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能够帮助家庭,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对友人未来官运亨通的期待。

“不仕馀十年,养亲灶罕炀”,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放弃仕途,专心照顾家庭的敬佩。“将谒吏部选,寸禄愿少偿”,表现了友人对仕途的渴望,希望能够通过微薄的官俸来稍稍改善家庭生活。“庶略助甘旨,赎其不遑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尽孝心的祝愿。

“不仕果何因,宪幕尝翱翔”,则暗示了友人曾经在宪幕中有所作为,但最终未能继续仕途。“驱驰海南北,讯狱主慈祥”,描述了友人在各地处理案件时的公正与仁慈。“活千七百人,解纵还善良”,赞扬了友人救活多人,释放无辜者的高尚品德。

“几以失出谴,究竟靡滥臧”,体现了友人在处理案件时的谨慎与公正,避免了不必要的责罚。“久之天日开,岁月坐荒荒”,表达了对友人长期未得到应有认可的遗憾。“濂溪范参父,议狱俱慨慷”,引用历史人物范仲淹的典故,进一步赞扬友人的公正与慷慨。

“杀人求媚人,毋乃欺穹苍”,批评了一些官员为了讨好权贵而牺牲正义的行为,强调了友人坚守正义的重要性。“活千人有封,君后必当昌”,预示了友人未来有望获得封赏,家族兴盛。“安得当吾世,而不蒙荐扬”,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自己时代就能得到推荐与表彰的愿望。

“当路愿鉴之,萱草癯北堂”,希望当权者能认识到友人的价值,让友人能够回到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俾得早言归,为养及寿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家,享受家庭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临期重丁宁,白云遥在望”,在送别之际,诗人再次叮嘱友人,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36)

陈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郑耕岩

古来隐士多躬耕,身将隐矣焉用名。

巢由以降名著称,皆违本志非真情。

真隐充隐分伪诚,终南捷径招讥评。

隐而无名妙不胜,诗之众瞆将惊霆。

君家子真当河平,五侯雾塞黄冥冥。

此何如时可轩腾,宜哉掉头呼不应。

遂使谷口闻西京,名挂法言声铿鍧。

君其裔邪良铮铮,几载龙舒以道鸣。

岩居高尚追芳馨,时哉不同逢文明。

胡忍被褐韬连城,郑公乡想多豪英。

仲容方奋青云程,曷不弹冠濯尘缨。

天风再秋鹗孤横,春浪红暖翻飞轻。

幡然尧舜君与氓,他年身退当功成。

法疏广受辞恩荣,明农岩下相携行。

世有工画传丹青,与令手卷双合并。

形式: 古风

次光侄诗韵

误子穷途计已疏,择栖所恨匪冈梧。

酉申乞舍传书雁,庚癸呼驰汗血驹。

儒术谋身惭杜甫,老农请学合樊须。

细思金亦何劳跃,陶铸从诸天地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用易巾韵

随处聊凭制漆纱,岂其官样必京华。

竹皮最古今苴履,㭨子称奇亦贮茶。

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

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子静和易巾韵五用韵答之

月移梅影上窗纱,恰读新篇对月华。

和似鹅黄盈盎酒,清于兔褐半瓯茶。

金身丈六莲生座,汗脚尺三霜满靴。

选佛选官俱是幻,诗名不朽后人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