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春夜微雪

春闺日暮,轻寒已著樱桃树。博山小篆飘香缕。

斜掩青楼,一阵销魂雨。

夜深珂雪偏难住,金尊小泛兰陵醑。

酒红渐入香肌去。懒剔金荷,细对菱花语。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鉴赏

这首《醉落魄·春夜微雪》描绘了一幅春夜微雪的闺阁图景,细腻地展现了女子在春夜中的情感世界。

首句“春闺日暮,轻寒已著樱桃树”,以“春闺”点明地点,以“日暮”点明时间,以“轻寒”和“樱桃树”渲染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春意交织的情境。樱桃树上轻轻的寒意,仿佛是春日特有的细腻与温柔,也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微妙感受。

“博山小篆飘香缕,斜掩青楼,一阵销魂雨。”这里运用了博山炉的意象,博山炉中香烟袅袅,如同女子心中的思绪,轻盈而缠绵。青楼的“斜掩”,既透露出一种隐约的神秘感,又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一阵销魂的雨,不仅增添了环境的凄美,也象征着女子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接下来,“夜深珂雪偏难住,金尊小泛兰陵醑。”夜深之时,雪花飘落,难以停留,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女子情感难以把握、难以停歇的隐喻。金尊中倒映着兰陵美酒,酒香四溢,却难以填补女子内心的空虚与寂寞。这里的“小泛”二字,既表现了女子饮酒的轻盈姿态,也暗示了她试图通过饮酒来寻求慰藉的无奈。

最后,“酒红渐入香肌去。懒剔金荷,细对菱花语。”酒液的红色渐渐渗透进女子的肌肤,仿佛是情感的流淌。她懒得去剔除金荷上的灰尘,只是静静地对着菱花镜说话,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酒后对镜自怜、内心独白的状态。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与情感的展现,诗人成功地将女子在春夜微雪中的复杂心情与美丽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微雪下的闺阁场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舟次河桥

别酒才醒,离程乍远。兰桡斜阁烟中饭。

霜华昨夜湿银篝,夜深记有人低唤。

肠断难禁,魂销何限。邻舟商妇筝声换。

一分明月照河桥,桥头船里愁千万。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咏帐钩

玉色无痕,粉光欲砑。一生管住春风罅。

纱幮凝望碧如烟,怜伊荡漾何曾挂。

颤处轻盈,控来低亚。流苏络在银毬下。

月明风细渐琮琤,依稀似说春宵话。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虞美人.春夜舟行

红泉碧杜殊清丽,白舫纱窗闭。春江人在镜中行。

船楼凤胫一枝横。梦难成。

渔蛮踏浪寻村酒,烂醉歌铜斗。虾笼湾口赛黄牛。

三更珠露湿船头。似清秋。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七娘子.春闺

红檠斜照人无语,圆冰对漾春无绪。

陌上莺啼,梁间燕乳,梦中怕到销魂处。

小楼春色留难住,斜桥春水流将去。

三月时光,一年节序,水晶帘外廉纤雨。

形式: 词牌: 七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