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其三)

晚爱幽堂入径斜,开云种玉祇三家。

每从过续看流水,也放清閒数落花。

芒屦登山誇赤舄,香粳随分饱胡麻。

春来满地参苓长,纵住青门不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首句“晚爱幽堂入径斜”,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行走在幽静的小径上,寻找内心的宁静。接着,“开云种玉祇三家”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乡村的美景比作云开见日的景象,而“种玉”则暗喻着这片土地上的美好与富饶,仅限于少数人拥有,隐含着对乡村生活的珍惜与赞美。

“每从过续看流水,也放清閒数落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诗人通过观察流水与落花,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接下来,“芒屦登山誇赤舄,香粳随分饱胡麻。”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满足。芒屦登山,赤舄是古代的一种鞋,这里用来形容乡村人的简单生活;香粳与胡麻则是乡村常见的食物,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最后,“春来满地参苓长,纵住青门不种瓜。”这两句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乡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参苓是中药材,这里象征着春天万物生长的活力。即使住在繁华的青门(古代长安城的东门),也不愿离开这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与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其四)

汲湘燃竹是吾堤,信宿渔舟也傍栖。

津荇绕矶驯鹿迹,野棠当户听莺啼。

青山未老诗常瘦,白发无情世漫低。

拟钓寒江霜雪去,短蓑风景倩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其五)

呜呜野笛遏行云,千古桓伊几后尘。

世外恍逢勾漏吏,曲终如见武陵春。

江清鹭羽无凡态,云暗羊裘有旧津。

试把逃名按楚调,知音谁是北窗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其六)

细把蒙庄说与君,南柯千丈岂无勋。

百年沤沬真何恋,万事尘埃且莫分。

诗思独怜潭底影,枕痕谁伴竹根云。

春光满目罗浮杖,何处邻翁可共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其七)

饥饵黄精渴饮泉,了无长物正花妍。

蔗浆可办逡巡饮,野老时来信宿缘。

秋遍丹厓频倚杖,潮生青濑独移船。

清狂可是孤山兴,吟罢梅花伴鹤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