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夏冰

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咏夏冰》描绘了夏日冰块的珍贵与清凉。首联“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写冬日积冰经过寒冬凝结,仿佛井底冻结,傍晚时分被献入宫廷以供纳凉。接下来,“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赞美冰块的纯洁,它能消解炎热,仿佛夺走了自然界的造化之力。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形象地描述了冰块在金碗中融化,其蒸腾的雾气使器皿显得更加润泽,冰晶的色泽映照在玉盘上,空灵而明亮。诗人接着通过“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暗示冰块的纯净,连微小的藻类也得以留存,尘埃无法侵入。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进一步强调冰块的坚贞,即使不是山石也能依靠,一旦遇热则会融化为水。后两联“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写冰块的明亮足以照亮夜晚,无需借助月光,其到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无需等待风的吹拂。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形容冰块可用于制作屏风,其透明无暇不会隐藏任何事物,作为佩饰也难以被攻破。诗人接着将冰块的清冷与人的肌肤相比,赞美其如仙肌般莹洁。最后,“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希望冰块能缓解暑热,带给人们清凉,甚至表达出对行人的关怀,愿将其分赠于旅途中的行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情于物,既展现了夏日冰块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清凉之美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怀。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赋得履送衍上人

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

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

著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效唐人赠边将

翩翩越骑将,负勇出山西。

射虏夸猿臂,封侯赌马蹄。

候烽河外暗,伏帜草中低。

欲雪凭陵耻,须禽左谷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董湖州

五马贵专城,花兼赤绶明。

政条民乍识,赋籍吏初呈。

山笼输茶至,溪船摘芰行。

非将茗霅水,谁比使君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次西陵馆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