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禅室述怀十六韵

出处两茫然,低徊每自怜。

本无经国术,仍乏买山钱。

故邑三千里,他乡二十年。

力微归计杳,身远客心悬。桃李谁家树?

禾麻傍舍田。鹑衣秋屡结,蜗室岁频迁。

逝水终难复,寒灰更不然。

久要成龃龉,多病复沈绵。

俯仰衷情倦,栖迟野性便。

延徐谁下榻,访戴独回船。

耻洒穷途泣,閒修净土缘。

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

有相皆虚妄,无才幸苟全。

栖云同白鹿,饮露效玄蝉。

高蹈惭真隐,狂歌愧昔贤。

惟馀空念在,山寺日逃禅。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作品《逃禅室述怀十六韵》,表达了作者身处困境中的自我反思和心境。首联“出处两茫然,低徊每自怜”,描绘了作者对于人生出处的迷茫和对自己境遇的深深感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治国之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富去归隐山林,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诗中通过“故邑”、“他乡”、“力微”、“身远”等词语,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诗人以“桃李谁家树,禾麻傍舍田”象征田园生活,与自己的现状形成对比,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久要成龃龉,多病复沈绵”揭示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对疾病的长期困扰。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忧郁,而是选择“耻洒穷途泣,閒修净土缘”,保持内心的平静,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表达了诗人对哲学思想的深入探讨,认识到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诗人以“栖云同白鹿,饮露效玄蝉”表达出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的隐逸愿望,但又自谦为“惭真隐”、“愧昔贤”。

最后,诗人表示唯有空念在心,每日在山寺中逃避尘世烦恼,通过禅修来寻求心灵的安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超脱。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客怀

此生何坎壈,终岁客他乡。

病骨惊秋早,愁心识夜长。

文章非豹隐,韬略岂鹰扬。

磨灭馀方寸,还同百鍊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衰

病骨秋增痛,衰容日减华。

脸霞怜竹叶,鬓雪妒菱花。

往事嗟何及,归程望转赊。

少年歌舞地,此日属谁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自咏十律(其一)

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

太守九江先效死,诸公四海尚偷生。

风云意气惭豪杰,雨露恩荣负圣明。

一望神州一搔首,天南天北若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咏十律(其二)

腐儒避地海东偏,凤历颁春下九天。

再拜帝尧新正朔,永怀神禹旧山川。

庙堂久托君臣契,藩阃兼操将相权。

只在忠良勤翊戴,万方行睹至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