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溪道中

秋山有红树,忽忆野田中。

禾黍收将尽,氛埃晚欲空。

登原悲落景,倚杖怯高风。

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秋季郊野间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腻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感慨。

首句“秋山有红树”,点明季节与地点,红树在秋天的山中显得格外醒目,为画面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接着,“忽忆野田中”,诗人由眼前的景象引发回忆,可能是对往昔田野风光的怀念,或是对某种情感的追思,引人遐想。

“禾黍收将尽”描述了秋季农田收获的景象,随着季节的更替,农作物逐渐成熟并被收割,一片繁忙而丰收的景象。然而,“氛埃晚欲空”则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尘埃渐散,空气中弥漫的忙碌气息也逐渐消散,预示着宁静的到来。

“登原悲落景,倚杖怯高风”两句,诗人站在广阔的原野上,面对即将西下的夕阳,心中涌起淡淡的哀愁。倚着手杖,面对高风,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寒塘水与诗人所在的环境形成对比,暗示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有相似之处可以共鸣。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不变之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时间流逝以及自然与人心之间微妙联系的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十月朔旦怀先陇作

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悽。

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

竹柏翳阴冈,华林敞神扉。

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

封茔谅久安,千里一歔欷。

持身慕前烈,衔训倘在斯。

形式: 古风

步虚词二首(其一)

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

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

餐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

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

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

一乐无终永,千春讵能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步虚词二首(其二)

褰裳八度外,竦辔霄上游。

轩观随云起,偃驾东渟丘。

丹荑耀琼冈,三素粲曾幽。

蹑景遗尘波,偶想即虚柔。

盼目娱真际,不喜亦不忧。

宴罢三椿期,颠徊翳沧流。

千载何足道,太空自然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民安道中

祗役东原路,长风海气阴。

苍茫生远思,憭慄起寒襟。

午泊僧寮静,昏投县郭深。

拙勤终不补,谁使漫劳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