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初冬集爱山台听雨和淡心尖韵

雁背云低,鹭肩风冷,新寒初压品帘。

正花残短径,叶打空檐。

登高已在重阳后,况潇潇、暮雨愁添。

凭栏处,峰迷螺影,月暗犀尖。客有鲁直文潜。

向芭蕉声里,捻断吟髯。念小山人散,桂老淮南。

水嬉旧事浑难问,笑韩郎、句剩香奁。

今宵醉把,彩笺同擘,金碗频拈。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鉴赏

这首清代吴绮的《金菊对芙蓉·初冬集爱山台听雨和淡心尖韵》描绘了初冬时节登高赏景的心境。开篇以雁过低飞、风吹白鹭、新寒压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接着写花已凋零,落叶敲击屋檐,更添秋意与愁绪。词人感叹重阳已过,又逢暮雨连绵,倍感凄凉。

“凭栏处,峰迷螺影,月暗犀尖”一句,通过描绘山峰在月色下的朦胧和月光的昏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寂。接下来,词人借鲁直(黄庭坚)和文潜(秦观)两位文人的典故,表达自己在芭蕉雨声中沉思,怀念旧友,感叹时光流逝。

“小山人散,桂老淮南”暗指友人离散,岁月如梭,而“水嬉旧事浑难问”则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最后,词人借酒浇愁,醉中挥毫,将情感寄托于诗词和金碗之中,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愁于景,展现了词人面对初冬景色时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385)

吴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丰南,又号听翁。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

  • 字:园次
  • 号:绮园
  • 籍贯:江都(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1619~1694

相关古诗词

新雁过妆楼.西湖见倚楼者

水蘸鹅黄。苏堤畔、垂杨尽染波光。

画帘青粉,刚靠宋玉东墙。

小阁亭亭人独立,碧阑红袖倚斜阳。

无言处,低眸掠鬓,似有思量。

知他因何独自,向杏花影里,尽意凄凉。

不疑客在,兰叶艇上端详。

晴湖巧开一镜,便照出、青蛾双黛长。

寻春去,怕绿荫成幄、难比伊行。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高阳台(其一)爱山台看月

坡老归欤,汪丞去矣,湖中我又重来。

明月今宵,多情飞上层台。

碧云万里无些翳,把乱峰、青送衙斋。

看千家、积水空明,人在崔巍。画栏与客徘徊。

爱竹阴树色,影落莓苔。荇藻交横,鱼龙奋甲毰毸。

水晶宫殿三更后,笑庾郎、逸兴难成。

问黄楼、谁是闲人,且醉金罍。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丁雁水招同观庄纬云目天卫公韬汝及仲儿集八境分赋(其二)

霜柚垂金,烟霞泛碧,人间又满清秋。

怀古登高,一时身在他州。

逋臣望阙肠应断,叹眉山、老泪难收。

向西风搔首,而今白发盈头。何当飞盖携游。

有建安才子,正始英流。欲采芙蓉,徒怜渺渺芳洲。

江关岭海皆陈迹,算还输、沙际双鸥。

且同教、倚醉凭栏,长啸登楼。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押[尤]韵

五福降中天.丁未除夕示内

牛衣夜半啼寒雪,犹记灞陵憔悴。

司马鹴裘,少君鹿毂,岂意行歌黻佩。

年华欲换,笑五十明朝,买臣非贵。

夫婿东方莫羡,此际且相慰。绿水青山作吏。

一家图画里,欢成队。

蜡凤宵嬉,青箱付与天意,凭教儿辈。

杯从幼起,暖向春归,况当良会。

放却眉梢,陶然须共醉。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