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汾阴西祀告升平,四海无波镜样清。
乞与幽人好风月,万山里许听泉声。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首句“汾阴西祀告升平”中的“汾阴”指的是山西省汾河流域地区,这里以此作为描绘风光的起点。“西祀”意指祭祀,可能是指古代在该地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告升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升华或内心的平静。整句通过这种方式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第二句“四海无波镜样清”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海面平静如同明镜一般,没有任何波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安定、国家太平的向往。
第三句“乞与幽人好风月”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和那些隐居山林之中的人共同享受清新的风和明亮的月亮。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那些选择远离尘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生活的人。
最后一句“万山里许听泉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渴望。在无数的山峦之间,能够聆听到清澈泉水的声音,这是诗人对于心灵寄托之所的美好设想。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君王将幸宝津园,刷洗天驹尚未乾。
禁地何缘有阑入,考官应奉得来看。
虎夫驰射殿西偏,一箭穿毬不再弯。
飞骑新图天上本,龙眠偷得到人间。
逢著诗人沈竹斋,丁宁有口不须开。
被渠谱入旁观录,四马如何挽得回。
数菊能令客眼明,三峰端为此堂横。
仆夫不敢催侬去,只道长沙尚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