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死为异国他乡鬼,生是江南直谏臣。
这首诗简短有力,表达了诗人对生死选择的独特见解。"死为异国他乡鬼",描绘了亡故后身处异地的孤独与飘零,暗示了诗人或许因为直言进谏而流落他乡,未能落叶归根。"生是江南直谏臣"则强调了生前的身份,即忠诚正直的谏官,即使在江南(可能指代故乡或理想之地)也坚持直言不讳,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人格。整体来看,这句诗寓含着诗人对忠诚与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不详
德祐元年(1275),迁任秘书监,不久,拜任右正言、左司谏、殿中侍御史。益王在海上即位,拜任吏部尚书、给事中。山兵败以后,逃走安南。过了四年死了,时年七十二岁
天欲亡佗开汉境,将军英武契风云。
远驱函谷三千骑,南下番禺十万军。
自此河山消垒拒,至今民俗荷庸勋。
后来扼腕征蛮者,禄重功轻不似君。
峡水渊流测益深,砥平鳌脊介江心。
簿书丛里逢休假,云水光中欣访寻。
拂石四题鸡子卜,舣舟三听竹枝音。
时和挝鼓同民乐,快喜春阳逐众阴。
密叶高丛拥万枝,女仙成队绿云随。
掩户闲欹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