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堂

无为岂不动,无念非刳心。

至人均道妙,与物相浮沉。

青铜一寸明,万象了自分。

何须苦机械,扰扰乱冲襟。

晴窗馥烟篆,衣裓蒙馀薰。

超然旷士怀,所得踰古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无为堂》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展现了其对“无为”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首句“无为岂不动,无念非刳心”,开篇即揭示了“无为”并非完全的无所作为,而是在行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欲望和杂念所驱使。这里的“动”与“念”指的是行动与念头,强调在行动中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而非彻底的消极避世。

接着,“至人均道妙,与物相浮沉”一句,表达了“无为”的境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人们在与自然万物的互动中,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这里“妙”指的是微妙、玄妙,暗示了“无为”之道的深邃与奥秘。

“青铜一寸明,万象了自分”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刻的画面,青铜镜虽小却能映照出世间万物,象征着“无为”之境能够洞察宇宙万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分野。这一比喻巧妙地将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联系起来,体现了“无为”哲学的广阔视野与深刻洞察力。

“何须苦机械,扰扰乱冲襟”则进一步阐述了“无为”的价值,指出过分追求功利与机械操作只会扰乱心神,而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机械”既指物质上的过度追求,也暗含了精神上的束缚与困扰。

后半部分“晴窗馥烟篆,衣裓蒙馀薰”通过描写晴朗窗户上烟篆的香气与衣物上残留的余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着“无为”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雅。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达到了古今相通的境界。

最后一句“超然旷士怀,所得踰古今”总结全诗,强调了“无为”者的胸怀超越了时代与历史,达到了一种永恒的精神高度。这不仅是对释道潜个人境界的赞美,也是对“无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评价,表明了它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无为堂》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无为”哲学的精髓,以及其对个人心灵净化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是一首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法颖

儿曹汝既识薰莸,卓荦应须力自修。

一志径从齐客语,万端无受楚人咻。

卑飞燕雀宜深远,高举鸾凰可并游。

莫负谪仙当日语,十年名誉满东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清聚轩

之子吟怀欲称情,故穿幽沼滀清泠。

傥逢来客议深浅,但道渊源通北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韵晓师见别欲游京洛

春波涨南浦,霁色媚澄鲜。

扁舟驾两桨,行矣子所便。

岸花开迤逦,红紫交相妍。

诗情发浩荡,输泻万壑渊。

清新逼庾信,雅健追樊川。

相俦得鸿鹄,翔集固超然。

衣裓暂尘土,它时洗云泉。

幽姿复烱烱,不羡玉池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

柔桑蔽野麦初齐,布谷催耕雨一犁。

略彴时横溪上下,蔷薇间发水东西。

重寻胜处追前赏,无复斯人手共携。

回首春风增感慨,绵绵黄鸟更悲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