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
君子素风悲已矣,杏园无复一枝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的景象,通过对卫所和家园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人员流失和自然美景破坏的哀愁。"卫郊多垒少人家"一句,"卫"指军事防御设施,"郊"是郊外,即边塞地区,"垒"是堡垒或营寨,而"少人家"则说明这些地方的人口稀少,呈现出一种荒凉与冷清的氛围。"南渡天寒日又斜",诗人提到了渡过河流,但是在严寒的天气中,太阳已经偏西,时间不早了,这加深了景象的悲凉感。
接着,"君子素风悲已矣",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修养、有教养的人,"素风"则是指古人所讲究的道德情操,诗人感到这种高尚的情操在当时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哀愁。最后一句"杏园无复一枝花","杏园"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无复一枝花"则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美景也不再,有可能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而破坏。这句话强化了诗人对于失去美好事物的哀伤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环境和杏园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年代中美好事物消逝和人心不古的悲凉感受。
不详
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翠羽雕虫日日新,翰林工部欲何神。
自悲由瑟无弹处,今作关西门下人。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上陌行初尽,严城立未开。
人疑早朝去,客是远方来。
伏奏徒将命,周行自引才。
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