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为友人赠别

有意凭谁省,把酒对东风。

不知泪痕多少,昨夜梦魂中。

记取闲亭别馆,谢却舞裙歌扇,璧影挂疏桐。

灯暗衣潜解,香冷被初笼。晚妆却,残粉褪,醉眸慵。

两情各诉,相偎常恨不相逢。

及见何曾几许,依旧华胥梦断,岐路苦匆匆。

马上频回首,此恨有千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水调歌头·其一》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上片通过借酒浇愁和梦境中的泪痕,描绘了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深哀伤。"有意凭谁省,把酒对东风",写出词人独自饮酒,试图排遣离愁,但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情。"昨夜梦魂中"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在梦中也无法割舍。

下片进一步描绘了别后的场景,"记取闲亭别馆,谢却舞裙歌扇",回忆起昔日的欢聚时光,舞裙歌扇都已成过眼云烟,只剩下孤独的夜晚和疏桐月影。“灯暗衣潜解,香冷被初笼”则刻画出词人独处的凄清,暗示了内心的寂寞和失落。

进入下片,词人感叹“晚妆却,残粉褪,醉眸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醉酒后的慵懒无力。"两情各诉,相偎常恨不相逢"直接抒发了两人分离后无法相见的遗憾和思念。

最后,词人感慨相见之短暂,“及见何曾几许”,如同一场梦幻般转瞬即逝,而歧路匆匆,更增添了离别的辛酸。“马上频回首,此恨有千重”以马上的频频回顾,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深深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与友人离别的痛苦和对过去的追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崇祯丁丑正月初卜日迎春

简点王正历,大吉丑到从魁。

已过开岁旬满,香漏尚残灰。

元旦椒花献颂,人日金花剪胜,都作庆新杯。

为滞东皇驾,还待土牛催。稽典礼,戒农事,谨三推。

老夫无用,只管问柳与寻梅。

梅向阶前破萼,柳在陌头舒眼,如见故人回。

定把春婪取,轻肯放伊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醉蓬莱.魏国上公徐六翁招饮园池,同王季重

羡蓬莱仙伯,紫府真人,自无烟火。

游戏尘凡,驾明霞千朵。

小筑瀛山,巧穿环海,向洞天深锁。

宝树青葱,金波澹落,琪花婀娜。

玉笋班中,元臣独座,门閤开东,属车回左。

此际邀宾,列绣屏雕舸。

舞缀行云,歌翻子夜,谈笑珠玑颗。

奇俊王郎,挥毫浮白,愧颓唐我。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玲珑四犯.送廿子明还豫章

歌罢尊空,奈陌上骊驹,又自催早。

握手河梁,极目水天绵邈。

孤客荏冉征途,泪染断肠芳草。

笑年年、季子裘敝,惟有舌存未老。

暮云春树江东道。任王孙、去来谙饱。

中原漫道稀麟凤,故把刘宝恼。

寻想翠幄夜阑,醉梦里、狂情杳眇。

更甚时,并辔油壁,殢人娇好。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念奴娇.早春

蕊桃丝柳,带残梅数朵,暗呈春思。

雪意霜情犹未断,已觉寒回暖至。

绣帐佳人,锦囊才子,简点春衣笥。

东皋南陌,酒帘摇飐花肆。

追想前日邀宾,重帘深幕,到今都勿事。

水色山光人面映,好景一年须记。

待得花秾,上林如锦,春老将归次。

流光驹隙,人生行乐何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