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岁陈公径里松,船中仰看爱松风。
只今身在松风里,下看江船西复东。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宋代词人杨万里的《过陈公径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清新雅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去岁陈公径里松”一句,以“去年”的回忆作为切入点,直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陈公的路径旁,那里的松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陈公径”,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船中仰看爱松风”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新的视角——船中。这个位置让他能够更为接近和深入地观察那些松树,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喜爱和向往。这里的“仰看”,既是物理位置上的抬头望去,也象征着心灵上的一种敬畏和追求。
“只今身在松风里”一句,时间转换为现在时态,“只今”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的感受变化。诗人不再是远观而是亲身处于那种“松风”的环境之中。这里的“松风”,既可能是指实际的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清新的气息或者意境。
最后一句,“下看江船西复东”则展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画面。诗人从仰视转变为了俯视,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转向了对世事变化的观察。这里的“江船”,代表着一种生命流动和时间流逝,而“西复东”的方向,则可能象征着一种循环往复的人生旅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朝、仰视与俯视之间的差异,巧妙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个人情感与外部世界之间微妙的关系。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行从江北别梅兄,归到江南见竹君。
却忆西湖湖上寺,梅花如雪竹如云。
溪暖无冰可得销,清波白石小鱼跳。
忽逢寸碧翩然起,翡翠惊飞上柳条。
五湖佳处是荒寒,却为无山水更宽。
归去江南无此景,未须吃饭且来看。
雨里楼船即钓矶,碧云便是绿蓑衣。
沧波万顷平如镜,一只鸬鹚贴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