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书初说包贡,礼有献民虏。
末流尚忍闻,作俑叫千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杰的《读书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书初说包贡”起笔,提到了古代的一种外交行为,即向外国进献物品,本意可能是为了展示国力或和平交往。然而,接下来的“礼有献民虏”则揭示了这种行为背后的不平等和对民众的剥削,暗示着贡品实质上是人民的负担。
“末流尚忍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深深忧虑,认为即使在时代变迁之后,这样的事情仍然让人难以忍受。最后,“作俑叫千古”用“作俑者”这个典故,比喻那些推行不当政策的人,他们的罪行将被历史永远铭记,批判之意强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读书引发的思考,揭示了历史上的不公,并对时弊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不详
画前逃弧马,井法开赋役。
圣人本仁民,何意重利蹠。
故园三亩淡生涯,雨横风狂缩似蜗。
从此亦称萧相客,合无稳种邵平瓜。
释老新来各有宗,四民最惜一民穷。
挽回世道能无在,主张斯文尽属公。
诏旨丁宁画一颁,尽驱黠吏革贪官。
若行两事无他事,民命那无一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