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五)

木老春何晚,山寒秋最先。

渊默有佳处,湛存天地前。静亡所住,动解随缘。

黄芦淮上东西岸,明月渡头南北船。

形式: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的作品,以写真画中的禅师和化主为题材,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赞赏。首句"木老春何晚"描绘了树木历经岁月沧桑,春天来得迟缓,暗示禅者的内心世界深沉而从容。"山寒秋最先"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环境的清冷,秋天的到来似乎比别处更为明显,象征着禅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渊默有佳处"赞美禅师的沉默寡言中蕴含着高深的智慧,"湛存天地前"则表达他们的心境如天地般广大,与自然融为一体。"静亡所住,动解随缘"揭示了禅者顺应自然,不执着于任何形式的静止或行动,而是随缘自在。

最后两句"黄芦淮上东西岸,明月渡头南北船"通过具体的画面,展现了淮河两岸的自然景色,以及渡口船只的繁忙,寓含了禅者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同时又不失超脱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物寓意,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静观自在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九十九)

凄然而秋,眼冷心休。温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

亡机返朴,得用还淳。图画之巧,那有其神。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六三)

颠毛如许白,面孔较些肥。

寒松偃蹇兮雪在顶,枯山癯瘠兮春添衣。

据床握杖,雷吼电飞。光痕已露也,是谁见几。

形式: 押[微]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八五)

枯槁形骸,虚明性怀。秋河夜月,老树苍崖。

一机色前自宛转,万像头上谁安排。

云门拄杖,赵州草鞋。

形式: 押[佳]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三)

形声幻为,闻见智随。自然出碍,平等何疑。

莹明而绝累,圆应而无疵。而今问你,且道是谁。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