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肝脾何药解清虚,不用参苓不㕮咀。
一种单方无授受,明窗端坐只观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观书》,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和追求。首句“肝脾何药解清虚”以设问的方式,暗示阅读可以作为治疗内心烦闷、提升精神境界的良药,这里的“肝脾”象征着人的精神状态,“清虚”则代表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不用参苓不镵咀”进一步强调,读书并非依赖于名贵药材(如人参、茯苓),而是简单直接,无需繁琐的研磨品味。
“一种单方无授受”表明读书的方法并不复杂,没有固定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去阅读。“明窗端坐只观书”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明亮的窗前,专心致志地阅读,享受这份内心的平静和知识的滋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倡导的是通过阅读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自我修养,强调了个人在静心读书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读书的极高推崇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皇朝诞节号乾明,此日亲贤间世生。
处贵从来如白屋,爱闲真定压专城。
但知笃孝终身乐,不慕纡朱万事轻。
黄阁功名知未晚,飞鸿心事亦冥冥。
可斋严冷如古书,庄语敢下铅与朱。
读之不厌味有馀,箫韶闻奏愁爰居。
文墨政事同机枢,照人炯炯悬冰壶。
昆弟亲我同二苏,对床风雨夜梦俱。
别来半岁意郁纡,赖有二客能从余。
或寄可斋双鲤鱼,道甫问讯今何如。
午雷飞雹助凄其,天与愁阴入地知。
封树得缘今日长,山花裁了一春期。
诗名被冢伤心见,世业成丘达者悲。
太息交情只如此,送君临穴最终时。
春过日初永,睡馀人未忺。
露花心翼翼,风叶喜沾沾。
殿后蜂寻穴,怀归燕语檐。
垂杨在何处,落絮点疏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