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家兄弟总能兵,联臂横吹筚篥声。
幕上有乌争夜遁,野中无草废春耕。
卢龙已卖防秋塞,上谷虚传突骑名。
差喜红庄工杀贼,不教归到白云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战事的画面。首句“一家兄弟总能兵”,展现了家庭成员共同投身军事的场景,显示出边疆人民的尚武精神和团结力量。接下来,“联臂横吹筚篥声”形象地描绘了军中的号角声,烘托出紧张而激昂的战斗气氛。
“幕上有乌争夜遁”暗示敌军在夜晚试图逃窜,而“野中无草废春耕”则揭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春天本是耕种的季节,但现在却因战乱而荒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的忧虑。
“卢龙已卖防秋塞,上谷虚传突骑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边关防御的严峻形势,卢龙和上谷等地的守备空虚,突骑之名徒有虚名,反映了边防的危机。
最后,“差喜红庄工杀贼,不教归到白云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勇抵抗的赞赏,庆幸有像“红庄工”这样的勇士在前线杀敌,阻止敌人深入内地,保护了家园不受侵犯。整首诗以边塞生活为背景,寓含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不详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地近边墙画角鸣,朔风割面冻痕生。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月声。
新鬼或传归远戍,黑云浑欲压空城。
凭高差喜狼烟息,铙吹飞来列校营。
树压鸟声死,绿垂山势围。
漏云双塔过,病雨一花飞。
鱼薧摊僧饭,蜗涎蔓佛衣。
无风空外响,人说夜潮归。
浮霞墩后月湖前,只合君来占数椽。
如此荷花云锦地,可无书画米家船。
溪山八面翠环城,欲认君家路易明。
无数垂杨遮不住,好风吹出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