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步廊前车如织,归来中满不能食。
无聊欲共草木语,城南双松上胸臆。
琳宫百堵无片瓦,远见精神出草棘。
伟哉衣冠绮与黄,曾睹秦火三月熄。
龙鳞如掌丑愈妍,返照在顶晃黝碧。
崇效僧图遭掠卖,长椿九莲难踪迹。
此寺瓷像亦俄空,佛救不得凭谁力。
访旧多为游岱魂,求如汝寿那可得。
同游俱是感慨人,藉草相看到曛黑。
往年妖乱等一梦,锦库成灰铜仙泣。
遗此区区老秃树,岂足增壮帝京色。
虽不中用亦复佳,留与后来阮亭望溪弄笔墨。
这首诗描绘了慈仁寺前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诗人归来后心情抑郁,只能与草木对话,将情感寄托于寺中的双松。他感叹寺庙虽曾辉煌,但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珍贵文物如崇效僧图和佛像已荡然无存,令人惋惜。诗人感慨人事变迁,昔日权贵与美景都已不在,只剩老树孤零零地见证历史。他虽然认为这株老松虽无实际用途,却仍有其美感,值得后人欣赏和记述,仿佛在鼓励人们以诗文记录这段过往。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
不详
江海无能一病骸,独欣薮泽免尘埋。
早凉树鹊声先喜,残睡渔翁眼乍揩。
谋野曾无裨谌获,游车姑学邵雍乖。
鉴湖傥荷君恩赐,致仕何妨被硬差。
戟门阶下绿苔生,凤翥鸾翔老眼明。
人纪未沦文未丧,岿然十鼓两司成。
念奴歌曲贺琵琶,天宝遗民认不差。
父老若狂知有意,自欣凝碧属唐家。
李谢王袁宿草萋,区区风雅亦陵夷。
薛能自忖无功业,不耻粗官好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