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谢暖风传馥郁,长忧夜雨暗摧残。
黄昏欲放笙歌散,更绕朱栏子细看。
这首诗名为《惜花》,是宋代诗人寇准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花朵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暖风带来了花香,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夜间风雨可能带来的损害的忧虑。黄昏时分,诗人想要欣赏花朵盛开的景象,笙歌暂歇,他独自绕着栏杆,仔细地观赏每一朵花,仿佛在与它们进行无声的对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和对自然的细腻情感。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生活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
危栏秋尽偶来凭,霜落秋山爽气澄。
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
虚堂寂寂草虫鸣,攲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