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其一)

日日送归客,情抱难为佳。

老彭复去我,内抚焉所偕。

往予初遇子,睇睐无等侪。

鹰眼回高秋,势不甘尘埃。

自言困乡国,横被口语猜。

绛侯畏牍背,田甲欺死灰。

脱身来洛下,稍摄惊魄回。

风波一震薄,万事何有哉。

雄篇忽枉我,峻句何崔嵬。

险拔肝胆露,忧患才地开。

终然达紫气,幽狱难可埋。

男儿要身在,百忤宁足摧。

临歧不知报,努力乾深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曾国藩赠送给友人彭旭的诗,表达了对彭旭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提到日日送别,诗人感叹与彭旭的离别之情难以言表。他回忆起初次相遇时,彭旭眼神犀利,不凡于众。然而,彭旭因才华横溢而遭受流言蜚语,甚至面临困境,如绛侯畏惧其才,田甲欺压如同死灰。他选择离开家乡来到洛阳,才稍稍振作精神。

诗中称赞彭旭的文章雄浑,诗句峻峭,展现了他过人的才情和坚韧的性格,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肝胆之志,不被忧患所困。诗人坚信彭旭最终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即使是深陷困境,也无法埋没他的才华。他鼓励彭旭要有坚定的信念,面对百般挫折也不应屈服。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未能在分别之际给予更多回报,只能举杯祝愿彭旭前路顺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彭旭才华的赞美。

收录诗词(225)

曾国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字:伯函
  • 号:涤生
  •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 生卒年: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其二)

大雅沦正音,筝琶实繁响。

杜韩去千年,摇落吾安放。

涪叟差可人,风骚通肸蛮。

造意追无垠,琢辞辨倔强。

伸文揉作缩,直气摧为枉。

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

女复扬其波,拓兹疆宇广。

大道辟榛芜,中路生罔两。

孱夫阻半途,老大迷归往。

要当志千里,未宜局寻丈。

古人已茫茫,来者非吾党。

并世求人难,勉旃各慨慷。

形式: 古风

酬李生

孙生粲粲如刻苕,玉立偕女双琼瑶。

同作二乔好夫婿,盛年咳唾千云霄。

蜀山嵯峨蜀江阔,终有畸士光斗杓。

文章不是救时物。扬雄司马乌足骄。

男儿万事须尝胆,讵有侥幸呼卢枭。

女曹报国好身手,看我蹉跎已老丑。

形式: 古风

题平谷山庄图

十年京国蹋朝鼓,九陌黄尘塞肝腑。

已分喧嚣侪市估,忽梦归去钓湘烟。

洞庭八月水如天,沙鸥与我抵足眠。

醒来依旧马嘶枥,车声隆隆震墙壁。

始知樊笼困羽翼,开图对此好溪山。

万重云水一僧间,清辉照我尘里颜。

何日飘然靸芒屦,往寻盘山松下路,买邻来傍羊求住。

形式: 古风

太学石鼓歌

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

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

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

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

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何雄哉!

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

自从七国战龙虎,荒荒王迹沦蒿莱。

嬴颠刘蹶六代沸,把酒但劝长星杯。

陈仓流落一千载,霜饕日剥空黄埃。

国子先生老好事,欲比郜鼎珍琼瑰。

东都相公守右辅,始舁泮沼剜苍苔。

五季蜩螗颇星散,司马刺史初重恢。

是时十鼓嗟失一,抛弃不辨何山隈。

博搜民间得异臼,秦关复赎连城回。

宣和天子向儒雅,太清书画千云堆。

诏移此石归汴水,圜桥观听何轰豗。

行填字钩发光怪,照耀艮岳金碧开。

岂知六龙卒北狩,法物曾不禳凶灾。

高车大牛辇万货,填坑咽谷惊三才。

是鼓苍黄亦北徒,重器始此蟠燕台。

道园诗翁主太学,兴举百废扶倾颓。

中门两枨与位置,华楹大栋增崔嵬。

承以砖坛护以槛,清阴四幂连疏槐。

迩来春秋阅五百,光气夜夜腾斗魁。

圣清文明迈巢燧,搜抉书契穷根荄。

从臣技能半史籀,别作新鼓相追陪。

小儒昏钝无所识,得从棫朴备条枚。

细思物理穷显晦,茫茫人事不可推。

作歌聊继二公后,不羞驽蹇随龙媒。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