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清风,人无不有;弹琴作诗,自足以娱。
此联由俞樾在清代所撰,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诗,却巧妙地融合了文人雅趣与自然之美的意境。"明月清风,人无不有",开篇即以自然景象入题,明月与清风,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元素,象征着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弹琴作诗,自足以娱",则进一步表达了文人通过艺术创作来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整联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借物抒怀的生活情趣。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吕氏博议,自然通畅;中郎独断,大有发明。
文德武功,副是爵禄;殊方绝域,惮其威名。
白云既开,远山齐出;清风所至,流水与遭。
德义既高,不慕爵禄;文章之美,故有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