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晴天碧共溪长,画样飞来白鸟双。
舟小不禁风罨岸,菰蒲无数入篷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精致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秋日午后。"野晴天碧共溪长"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广阔的田野和连绵的溪流,在晴朗的蓝天下,自然界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画样飞来白鸟双"不仅增添了一份生动性,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这里的“画样”二字,形象地表达了那白鸟飞翔时优雅的姿态,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中走出的生灵。
"舟小不禁风罨岸"则是从动态描述转向静态描绘,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是自然界力量与个体渺小之间的对比。舟小而风力强劲,不由自主地被吹打到岸边,这种力量的展示让人不禁感到生命的脆弱。
最后,“菰蒲无数入篷窗”则是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在这里,篷窗不仅是一个实物,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菰蒲(一种水生植物)无声地漂进了舟中的篷窗,这既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一酌桥亭即便回,雪粘桃树学疏梅。
若教湖上鸥来了,此日真须三百杯。
飞雪年年似故人,相逢真味一番新。
别来莫问尘寰事,鬓色几如雪色匀。
新种枇杷花便稠,被香勾引过溪头。
黄蜂紫蝶都来了,先赏输渠第一筹。
嫩芽初见绿蒙茸,已破人间睡思浓。
玉食会当陪上苑,贵名高冠密云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