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玉楼春(其一)长安狭邪中,有高自标置者,客非新科不得其门,时颇称之。予尝语人曰:相马失之肥,相士失之瘦,世亦岂可以是论人物乎!戏作此词,为花衢狭客一笑

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

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

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

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谁能认出天上的嫦娥?她的家隐藏在蓬莱仙境的烟雾和水汽中。
不必过分在意凡尘中的人,即使是当年瀛洲的仙客也未必能常在人间。
她的眼睛明亮如秋水,也能理解人间的黑白纷争。
檀郎未曾采摘月亮旁边的花朵,白白辜负了花儿的娇艳。

注释

嫦娥:指代月宫仙女嫦娥。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蓬莱。
烟水隔:形容距离遥远,如烟如水的阻隔。
眼前人:指凡尘中的人。
登瀛:登上仙境,此处指成仙。
炯炯:形容眼睛明亮。
秋波:比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人间青与白:指人间的善恶、是非。
檀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处可能指追求者。
月边枝:指月亮旁边的花朵,象征高洁或难以触及。
枉是:白白是,徒然。
花爱惜:怜爱花朵。

鉴赏

这首宋词以嫦娥和檀郎为象征,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嫦娥天上人谁识"开篇,暗示了主人公的高洁孤傲,仿佛不被尘世所理解。"家在蓬山烟水隔"进一步强调其远离尘嚣,居住在仙境般的环境中。

"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表达了主人公对世俗眼光的不屑,视自己为已得道之人,无需迎合他人。"双眸炯炯秋波滴"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主人公眼神清澈如秋水,透出智慧与超然。

"也解人间青与白"则揭示了主人公虽身处云端,但仍能理解人间的黑白是非,体现出其深沉的人文关怀。最后两句"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借檀郎未摘取天上的花枝,寓意主人公不愿轻易与凡尘之人交往,表达了对真爱的坚守和对世俗追求的轻蔑。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嫦娥的形象,寓言式地批评了社会上以貌取人、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同时也展现出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

江头雨后山如髻。催送新凉风有意。

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

小窗纹簟凉如水。岁岁年年同此味。

眼前不忍对西风,梦里更堪追往事。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水龙吟(其二)题梦云轩

楚山千叠浮空,楚云只在巫山住。

鸾飞凤舞,当时空记,梦中奇语。

晓日曈昽,夕阳零乱,袅红萦素。

问如今依旧,霏霏冉冉,知他为、谁朝暮。

玉佩烟鬟飞动,炯星眸、人间相遇。

嫣然一笑,阳城下蔡,尽成惊顾。

蕙帐春浓,兰衾日暖,未成行雨。

但丁宁莫似,阳台梦断,又随风去。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三)须江望九华作

楚山木落风高,暮云黯黯孤容瘦。

天晴似洗,明霞消尽,玉峦排秀。

九凤飞来,五云深处,一时轻矫。

恨三山不见,六鳌去后,天空远,人将老。

堪笑此生如寄,信扁舟、朅来江表。

望中愁眼,依稀犹认,数峰林杪。

万里东南,跨江云梦,此情多少。

问何时还我,千岩万壑,卧霜天晓。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天申节祝圣词

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

春皇欲降,渚烟收尽,青虹正绕。

日到层霄,九枝光满,普天俱照。

看海中桃熟,云幡绛节,冉冉度、沧波渺。

遥想建章宫阙,□熏风、月寒清晓。

红鸾影上,云韶声里,蒙天一笑。

万国朝元,百蛮款塞,太平多少。

听尧云深处,人人尽祝,似天难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