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

中夏昔屯否,代邦天所开。

鸿图属太武,不世英雄才。

南洗洛阳血,西荡长安灰。

毡车十万乘,略地驱风雷。

一苇济长淮,筑宫瓜步隈。

东邻拜牢饩,走使为婚媒。

云旗即归路,览胜此裴徊。

俯挥铁马鞭,顽石同陶坏。

划成四大字,屹栗阴虹摧。

沦精入崖壑,怒气羞蟠回。

茫茫六百年,风雨生莓苔。

伟迹寖销泯,威灵安在哉。

生存贵无上,零落等尘埃。

君为访古游,赋诗追七哀。

人生谁不尔,莫负手中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古代中国曾遭遇困境,这是天意选定的新邦国。
宏图大业属于太武帝,他是个非凡的英雄人物。
他在南方清洗了洛阳的血仇,在西方荡平了长安的废墟。
率领十万毡车军队,如疾风骤雨般横扫疆土。
一叶扁舟渡过长淮,他在瓜步山建宫殿。
东边的邻国前来朝贡,使者奔走促成联姻。
归来时,云旗飘扬,他在美景中流连忘返。
挥动铁马鞭,连顽石也因他的气势而破碎。
他在石头上刻下四个大字,震慑得彩虹都为之断裂。
他的精神深入山谷,愤怒之气让盘旋的龙也感到羞愧。
历经六百年沧桑,风雨侵蚀,遗迹已模糊。
伟大的功绩渐渐消失,威严何在?
生命的价值在于尊贵,即使凋零也如同尘埃。
你来此访古寻踪,写下诗歌追忆往昔的哀伤。
人生谁能避免这样的历程,别辜负手中的酒杯。

注释

屯否:困境、艰难时期。
代邦:新建立的国家。
鸿图:宏大计划或事业。
太武:历史上的皇帝名。
南洗:清洗、报仇。
东邻:东方的邻国。
赋诗:写诗。
七哀:指悲伤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作品《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雄图大略和赫赫武功。他以"中夏昔屯否"起笔,暗示了历史的转折点,接着赞美太武帝的非凡才能,如荡平洛阳和长安的战火,以及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诗人还提到太武帝在瓜步山建造宫殿,与东邻结好,显示出其政治手腕。

诗中"一苇济长淮"象征着轻松渡过难关,"铁马鞭"则体现了其军事力量。太武帝的功绩被刻画得威猛而持久,但随着时间流逝,"伟迹寖销泯,威灵安在哉",遗迹被风雨侵蚀,显得沧桑。诗人感慨历史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生存贵无上,零落等尘埃",并鼓励友人张谋父在游历古迹时,不要忘记吟咏诗歌,把握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有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贺铸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历史情怀。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和杜仲观青字诗二首(其二)

白马青络头,青萍宝带钩。

青溪流水急,独上青翰舟。

佳人青雀钗,手把青荷游。

慕君青云器,青发结绸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其一)秋雨

近砌掷鸣签,长檐悬素绠。

湿翅暝鸦归,高梧落寒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其二)秋晴

归云去悠悠,长风来猎猎。

檐角两长楸,斜阳晒黄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叶]韵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其八)秋兴

拟从康乐公,双蹑登山屐。

晴夜宿天台,披云看初日。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