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初夏雨中同蒋丈静山泛湖

蘸就鱼天,搓成鸥雨,空濛拨擢迟迟。

无数蘋花,轻香点破涟漪。远风沿岸斜吹。

湿青篷、谁弄参差。湖心亭柳,千条映波,才是愁时。

可怜春去,追送今朝,破除酒病,更斗枪旗。

帘钉窗眼,曲游俊侣都非。那不凄迷。

放残阳、绿过桥西。记苏堤。衣香后船,柔栌枝枝。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鉴赏

这首《夏初临·初夏雨中同蒋丈静山泛湖》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初夏雨中的湖上泛舟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词人以“蘸就鱼天,搓成鸥雨”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蘸”和“搓”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雨滴在水面轻轻触碰,如同鱼儿在天空中跳跃,又如鸥鸟在雨中飞翔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接着,“空濛拨擢迟迟”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雨中湖面的朦胧与悠长,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雾笼罩,时间也因此变得缓慢而悠长。

“无数蘋花,轻香点破涟漪”则将视线转向湖面上的蘋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打破了水面上的平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远风沿岸斜吹”描绘了风吹过岸边的景象,轻柔的风沿着湖岸缓缓吹拂,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

“湿青篷、谁弄参差”则通过“湿青篷”的细节,暗示了湖上有人泛舟,但具体是谁却未明言,留下了一丝神秘与想象的空间。

“湖心亭柳,千条映波,才是愁时”这一句,将视线引向湖中心的亭子和垂柳,柳条在水中倒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暗示了某种愁绪的存在,或许是因为季节的更替,或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可怜春去,追送今朝,破除酒病,更斗枪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通过饮酒或竞技来排遣心中愁绪的愿望。

“帘钉窗眼,曲游俊侣都非”则通过“帘钉窗眼”的细节,暗示了往日的欢乐时光已经不再,只有自己独自一人泛舟湖上。

“那不凄迷。放残阳、绿过桥西”表达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夕阳西下,绿色的景色延伸至桥的另一侧,给人以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感。

“记苏堤。衣香后船,柔栌枝枝”最后,词人将思绪拉回了苏堤,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衣香随风飘散,柔美的柳枝在船后轻轻摇曳,充满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初夏雨中湖上泛舟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初夏

竹香新引。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

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

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芳信缄密意,蝇字玉钗,待掐榴巾问。

斗茗楼前,澡兰屏底,犹记那回眉印。

几丝麝煤飞度,山枕天涯翻近。

梦催破,听迎梅雨点,敲檐初紧。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八归.隐几山楼赋夕阳

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

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

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何况春游乍歇,花愁多少,只恼黄昏偏近。

冷和帆落,惨连笳起,更带孤烟斜引。

误雕栏倚遍,霁色明朝也应准。

无言处,望中容易,下却西墙,相思人老尽。

形式: 词牌: 八归

大圣乐.东园饯春追和草窗韵

空苑游丝,旧池飞燕,薄阴千树。

正小阑、人意厌厌,细数乱花,翻怨锦鸠呼雨。

皱得绿波新如倦,似无奈、啼绡临别浦。

春何在,在南陌曲尘,西窗烟缕。閒思古今事苦。

有紫曲、青楼千万语。

且寄愁彩笔,横塘重见,杨枝应许。

尚恋浅寒罗衾晓,记门掩、红香深院宇。

伤飘泊,是谁倚、疏帘吹絮。

形式: 词牌: 大圣乐

雪狮儿(其一)

雪姑迎后,房栊护得,黄睛明润。

扑罢蝉蛾,更弄飞花成阵。穿篱远近。

未肯傍、茸毡安稳。念寒夜,偎衾暖处,梦寻灯晕。

绕膝声声低问。似无鱼分诉,怜伊娇困。

展膊屏前,髣髴三生犹认。怀春最恨。

渐取次、归来难准。琼签尽。上案晴蟾铺粉。

形式: 词牌: 雪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