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文廷式的《赠盛伯希祭酒》,诗人通过对郁华阁内秋声的描绘,表达了对盛伯希祭酒的敬仰和对其学识与品格的赞赏。"警秋声"暗示了学术氛围的庄重,"忘身况强名"则赞扬了盛伯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十叶承华真帝胄"比喻其家族的显赫和他自身的高贵出身,"五经通贯老儒生"则强调他的深厚学问和儒者风范。
接下来,诗人通过"如闻抚剑忧边塞",展现了盛伯希关心国家安危的侠义情怀,而"复此衔杯乐圣明"则歌颂他在盛世中的喜悦,体现出他对明君的忠诚。最后,诗人以"未敢劝君焚芰制"表达自己不敢轻易提出改革建议的谦逊,以及对太学清静传统的尊重,"寂寥太学想阳城"则借阳城的典故,寄寓对盛伯希坚守教育职责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赞美了盛伯希的才学与品德,又体现了对学术与治世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