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四首(其三)

兰蕙种不长,荆棘日以滋。

青青野中蔓,引身百尺枝。

春风一吹拂,垂垂得其宜。

夭桃开上苑,苦李道傍遗。

赋命固如此,物情胡不怡。

托根各有所,聊用以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兴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戴鱀所作。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通过兰花与荆棘、野蔓与桃李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境遇的感慨。

首句“兰蕙种不长,荆棘日以滋”,以兰花和蕙草的种子未能生长,而荆棘却日益繁茂的形象,隐喻了命运的不公和环境的残酷。接着,“青青野中蔓,引身百尺枝”描绘了一株野蔓在荒野中顽强生长,枝条延伸百尺,展现了生命力的坚韧与不屈。

“春风一吹拂,垂垂得其宜”一句,借春风的吹拂,使得野蔓得以舒展,暗示了即使在逆境中,也总有转机和希望。然而,接下来的“夭桃开上苑,苦李道傍遗”两句,通过对比上苑中盛开的夭桃与路边被遗弃的苦李,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赋命固如此,物情胡不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遭遇不公的无奈与哀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万物命运多舛的同情。最后,“托根各有所,聊用以自持”则以托根于不同土壤的植物为例,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以此来安慰自己,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持。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8)

戴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四首(其四)

离离庭树花,风日正妍好。

翻翻辞枝叶,忽已及秋杪。

君子百年心,小人计昏晓。

道谋俗不谐,事业满怀抱。

行当属吾徒,究竟见稍稍。

请君平生志,慎勿事温饱。

形式: 古风

过万善驿登太行山晚至星轺雷雨暴至衣尽湿

朝跻太行巅,暮宿太行麓。

层峦入青冥,百里立苍玉。

凌风一停车,冀豫俱在目。

茫茫平野开,直见黄河曲。

维南有崧高,宾对称仲叔。

秀色分天中,神功奠坤轴。

石径缘岧峣,颠崖俯苍木。

古来重设险,三城接云矗。

因之千载怀,壮志非辕局。

谁能静边尘,再睹尧风俗。

斜阳阴云兴,急雨过倾覆。

沾濡不足云,震雷动予屋。

形式: 古风

光山道中见插秧者但少蓄水午渡淮河至息县雷雨俄作三日阻宿漫记其事

我行淮水滨,赤日正停午。

农事喧近村,炎氛转林莽。

插秧夏已深,气候异南土。

少妇乃力田,老翁纷击鼓。

决渠清泚遥,荷锄复举戽。

田高半拆龟,塘小几涸鲋。

斜阳隐闻雷,一雨忻入莫。

人方慰有年,予亦藉袪暑。

信宿阴云垂,沟涨成溆浦。

安知羁旅愁,但烦尔地主。

佳邑自息名,封圻尚连楚。

淹留天如何,高歌更怀古。

形式: 古风

息县阻雨二日方趋真阳十一日达汝宁道中低下处便成巨浸肩舆渡水得十二韵纪所见

酷暑如吏苛,驱除雨之德。

凉气幸有馀,暂霁见山色。

拂衣晨出门,悬知埃氛释。

得失理莫齐,淖泞乃行恻。

望望还欲晴,中夜转萧瑟。

淮汝增浊波,良畴颇冲射。

乃知周道旁,倏忽成陂泽。

泻涧鸣急湍,坏桥惊转石。

老农聚室愁,下处害秋穑。

因思圣王理,勤民事沟洫。

百川各有归,万井安利食。

云胡遂人亡,经画固无策。

我生一何愚,奔走空役役。

索途屡仓皇,即事聊太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