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羽拂》,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诗中描绘了羽拂在尘埃中的坚韧生命力,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寓意深刻。
首句“尘埃连日夜”,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恶劣,尘埃弥漫,不分昼夜。次句“羽拂力还生”,转折处展现羽拂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它依然顽强生长。接下来,“案上疑行雀,花边触落鹰”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羽拂与周围生物的互动,既展现了其生存的智慧,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法则。
“吾心非所用,世路亦何凭”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困惑,似乎在说自己的内心情感无法得到理解或利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道路,感到无所依凭。最后,“童子持兹意,毋令污染憎”则寄寓了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希望年轻一代能保持纯洁的心灵,不受外界污浊的影响,坚持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羽拂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智慧,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